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指出:不同的民族與文化,都有共同的“神 話原型”。古今中外,人們都常以明月寄相思,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 共此時”和大家耳熟能詳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卻鮮有以太陽 訴說鄉愁的,看來這是共同的文化深層結構。

月球引力對地球潮汐有影響,這是常識,但更有人指出月滿月缺, 也會對人類的情緒發生效應,西方那人狼在月圓之夜變身的傳說,大概是 這觀念的“神話原型”式的表達吧!

多年來,我既無“小樓一夜聽春雨”或“日日花前常病酒”的閒情, 當然也沒有舉頭望月的時間。但昨夜,我卻花了一個晚上跟朋友賞月。晚 上當我送一位女同學回家時,她嘩然地指著圓月說:“你看!很美阿!今 天是農曆十六日。”我倆興之所至,便從樓上搬了兩張椅子下來,坐在停 車場間觀月。

現在雖然不是中秋節,然而我卻由明月想起了中秋,也想起了胡適 之的一首詩:“也是微雲,也是微雲過後月光明……只是沒有去年的遊伴, 也沒有一樣的心情。”我對同學說:“去年跟我一起過中秋的朋友,現在 都天各一方了!這幾年來中秋、聖誕和我的生日,也是跟不同的人渡過。”

她說:“所以,人生要把握著歡樂的時刻,也許你我一同賞月,一 生中就只有一次機會。”說完後她取出口琴來,吹出了一首又一首幽怨的 曲子,風吹得很急,與她緩慢的調子成了有趣的對比,不過,人籟天籟卻 又是那麼和諧。昏黃的街燈色彩,掩蓋了皎白的月光,但橙淡的燈光灑在 她的臉龐上,竟然顯得格外淒美,她的衣服也在燈光下變出無以名之的色 彩,小說家古龍常形容的“美得令人心碎”,大抵就是此情此景吧!

她吹罷口琴之後,我們在停車場上跳起舞來,現在是月圓之夜,希 望過路人會諒解我們這兩個中國娃娃的異常舉止吧!蘇東坡有一次在賞月 後寫道:“何夜無月?但少閒人如吾兩人矣。”一生中有許多次月圓之夜, 但是幾許兩人同時有同樣的閒情去跳舞?

今夜月圓人圓,但何時會月缺人缺?此刻抱懷共舞的美女,明年又 會在何方?為了學業,我這留學生選擇了流浪無根的生涯,以致我不願也 不敢觀看勾起相思的明月,而只是在烈日下奔波勞碌。但是在光明生活的 另一面,是陰貍烏雲,是在月圓之夜變身成“人狼”的慾望。

﹙原載於“澳門日報”1991﹚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