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image gallery

漫談「武林」「江湖」 


  • 余創豪

筆者在年少時,十分喜愛閱讀武俠小說,當時,我十分仰慕那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血濺五步、快意恩仇的英雄俠客。不過,後來我知道,小說中的武林人物能否縱橫江湖,實在是一個疑問。例如明朝政府設立「路引」制度,嚴密管制人民的旅行自由,所謂「路引」,就是通行証,人民若要離開一個地方,需向政府申請「路引」,方可通行無阻。明朝大俠陸小鳳、西門吹雪能夠四海為家、縱橫天下,實在不大可能。

西方古代亦有「武林」、「江湖」,在西方武林中,高手亦以武力解決問題。自中世紀至十八世紀之始,歐洲人有一個決鬥傳統,名叫「仲裁比武」(Judicial combat),他們相信上帝會幫助正義一方,不義者會死於劍下。在十七世紀,幾乎所有成年法國人一生中至少在決鬥中殺死過一人,決鬥風氣之盛,可見一斑。

金庸小說【碧血劍】敘述溫家堡大小姐打敗兩名歐洲劍客,在現實中這並非不可能。在十七世紀,法國女劍客利馬萍(La Maupin)曾經在決鬥中殺死多名男性劍手,因而名震巴黎,利馬萍可說是法國版的赤練仙子李莫愁。

在十八、十九世紀歐洲的決鬥傳統傳到美國,最荒謬的是,美國總統安德魯積臣(Andrew Jackson)在退休後與人發生爭執時,並不是訴諸法律,而是跟人決鬥;副總統亞倫波(Aaron Burr)亦在比武中殺死對手,而不是在法庭上據理力爭。

美國立國之初,國土只有北美洲之東岸,在十九世紀之初,美國總統傑佛遜自法國買下北美洲西面大片土地,史稱「路易斯安那大併購」,大併購之後,美國人開始開發西部,史稱「西漸運動」,在迅速膨脹之下,美國的軍力、警力都嚴重不足,於是乎到西部拓荒的人都要配備武裝來保護自己。好萊塢西部牛仔電影中的平民槍戰,反映了真實歷史。

小說電影都將「武林」、「江湖」、「決鬥」、「西部」浪漫化,但真正的武林高手卻有陰暗的一面。「獨行俠」奇連伊土活主演過無數牛仔電影,一名影評人形容他是「改寫西部歷史的大師」(Master of revisionist Western),意思是:在恩怨是非難分難解的西部,奇連伊土活將忠奸簡化,往往神槍手就是正義的一方,對方是否該死,只是由神槍手隨意決定。

漢代的關東大俠郭解,雖然頗有義氣,也作過一些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的美事,但是郭解往往因小事而殺人,而且幹了不少窩藏逃犯、偷搶騙等勾當。家鄉的官吏楊季主舉報他,郭解的黨羽殺了楊家父子,連楊家派人到京城上訴和批評郭解的人,也一併殺掉。

現在,我們已無須自己配帶刀槍,但這並不表示人類已不用武力解決問題,我們只是將武力制度化,交由專業的警察和軍隊去做「醜人」。一方面,平民置身於「武林」、「江湖」之外,我們可以安然地生活在文明規範中,而不需要擔心「今朝去,幾時還?」但是,警察、軍人每朝早晨和妻兒揮手道別時,他們還是要問:「會否一去不復返?」另一方面,沒有經常面對暴力的平民百姓,難免會建立起一種超然的道德意識,甚至是烏托邦式的和平主義。筆者本人和一些朋友,曾經面對過赤裸裸的暴力威嚇,在刀光劍影下,真理、正義,就是自己一雙拳頭。

2003.3.9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