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學風而來的風波:

從精英主義到普及主義

余創豪

聖誕及新年假期回港時,筆者跟在不同大學任職的朋友聚舊,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指出:香港的學風每況愈下。

例如一位在香港大學任職的朋友說:很多學生不願意到實驗室做作業,因為無論成績怎樣差,學生仍然可以畢業,教授反過來請求他們交功課,有一個不滿的學生竟然在實驗室裡面拋擲垃圾箱。我的表弟是城市大學的講師,他說自己有時上課需要戴上耳筒,因為班房太嘈吵。

最近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因為不滿學生學習態度惡劣,所以提出制定學風規條,例如遲到十五分鐘不能進入課室。可是這「正風」措施卻惹起軒然大波,對陳坤耀批評之聲不絕於耳。作為一個教育心理學者,我為那些反駁言論感到震驚。

有論者指出這種將大學中學化的做法,有違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批判的教育精神。這是混淆視聽的言論,什麼是「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呢?批判思考有許多定義,其中之一是非形式邏輯﹙informal logic﹚ 的思維方式,簡單地說,是不以一套成法﹙cook book﹚來鑽研學問,例如美國哲學家查理.山打氏.巴思﹙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倡大膽的思想探險,去補充傳統的演譯和歸納邏輯。如果大學當局只要求學生遵照數學公式或者電腦程序去做功課,這是沒有培養學生批判思考。但是,究竟上課遲到、睡覺、看報紙、大聲說話……,跟「批判思考」有什麼關係呢?

另一個培養批判思考的方法,是將學生的思維由一種模式帶到另一個模式,例如亞歷桑拿州立大學的莎拉.賓﹙Sarah Brem﹚教授,以進化心理學來教導批判思考:假若人類是由進化而來,那麼現在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和道德問題應該如何解釋呢?這種思維模式當然大異於「人類與道德價值皆為上帝創造」的信仰,從而刺激起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假若大學當局規定學生只能用一種模式,例如研究哲學一定要用語言分析而摒棄存在主義,讀心理學一定要看行為主義而排斥人文主義,那麼這真的是有違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批判的教育精神。可是,如果學生連學習興趣也沒有,那麼又怎能進入不同思維模式、培養批判思考呢?

另一篇評論認為學風問題的成因,是小學、中學十分嚴謹,預科生升上大學後無法適應風氣自由的大學生活,因而造成行為放縱,那位評論員建議將「中小學大專化」,例如將刻板的中小學教學方式轉變為大學式的小組討論。換言之,他反對「收緊」大學,反之要「放鬆」中小學。香港的中小學嚴謹並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情,為什麼我們那一代讀大學時沒有現今那般嚴重的學風問題呢?縱使將 「中小學大專化」真的能夠幫助未來大學生適應大學環境,那是十年八載以後的事。面對如今惡劣的大學風氣,這種辦法未免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中文大學學生會發表聲明,指出「高壓規條並不能解決道德問題。」學生會認為將學風問題怪罪學生並不公平,因為教授講課水準會影響學生表現。這個聲明反映出那些大學生思維不成熟,亂用煽情詞語。假若大學當局頒佈上課遲到十五分鐘、缺席三次會被開除學籍,這真的是「高壓規條」,但遲到十五分鐘不能進入課室是「高壓規條」嗎?從前我在圖書公司工作,每天上下班需要打咭,如果遲到十分鐘三次,部份薪水會被扣除;很多演奏會、歌劇都規定:遲到十五分鐘的觀眾,只能在休息時才進入會場。即使美國是一個自由社會,不少大學教授仍然規定學生不能常常遲到和缺席。如果香港的大學生不能忍受那些所謂「高壓規條」,那麼他們日後在社會上工作和到外國留學都會有適應困難。至於所謂「教授講課水準會影響學生表現」,是那種「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幼稚行為。在工作環境中,有時我對上司不滿意,難道我可以隨便偷懶、瀆職、甚至作出不尊重人家的舉止嗎?

也許,香港大學學習風氣低落,是教育制度由精英主義過渡到普及主義的產物。美國大學教育也跟隨「有教無類」精神,可是,一般美國大學校園,並沒有香港大學那般糟糕,美國大學生會在課餘狂歡喝酒,但不會在堂上目無綱紀,其實,普遍美國大學還是十分嚴格的,根據統計數字,在四年制大學裡面,只有三分一學生能夠在五年內畢業,而在兩年制的社區大學中,畢業率只有百分之十八。走堂、不交功課、無心向學的美國大學生並不乏人,但他們都自食其果。

美國大學已經實施普及教育超過半個世紀,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美國政府面對成千上萬的年輕退伍軍人,於是政府執行「軍人讀書資助計畫」﹙G. I. Bill﹚,美國大學吸納了大量大學生,期間大學教育制度經過無數調整,令普及教育趨向成熟和貢獻社會,也許,香港大學需要向歷史較為悠久的美國大學借鏡。至於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論,無非是助長放縱,根本不能解決學風問題。

2001.1.18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