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

余創豪


古今中外,人們都夢想不朽,著名的例子是秦始皇求長生不死藥,和後來一些道教徒醉心於煉丹術。當然我們會嘲笑古人的無知妄想,但即使在現今社會,猶太教的其中一個教派,仍然反對將死者屍體火化,因為他們相信在某日那些「睡著了的人」會醒過來,復活了的肉身會在永恆中,雖然這信念有精深的神學包裝,但這種追求肉體長春的想法,跟秦始皇和煉丹道士的沒有兩樣。

很多人都知道身體沒有可能永遠不朽壞,較為高明的便追求其它類型的不朽。

有些人嘗試在文學、藝術、思想上面得到永恆,例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兩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其實,並不是所有文章都能夠成為千秋絕唱。幾年前我到印第亞波尼斯(Indianapolis)參加學術會議,我順道去參觀美國詩人詹士威利(James W. Riley)的故居,我向與我一同開會的一位同事提起這位詩人時,她說:「我讀過英文文學,但我對他沒有什麼印象,他很出名嗎?」我對英文文學不大熟悉,所以沒有回答她。後來我到了威利的故居時,那位導遊坦白地說:「威利在上一個世紀極負盛名,可惜後來他的聲望漸漸消逝,現在甚至被人遺忘。」當時是唯一遊客的我,在他的故居流連了很久,他的小屋就像一個詩境,帶給我無窮的想像,我想像那披著晨褸的詩人,一邊踱步,一邊尋句,在攀上這短短十幾步的樓梯時,卻是登上了詩境的巔峰,那震撼宇宙深處的詩句,越過了一個世紀和一片大陸的時空,把我召喚到他的跟前。最後我告別了那位導遊,開門的時候一陣冷風挾著塵土吹來,而且外面強光刺目,我閉上眼睛一刻,張開雙眼時,門已關了。

文學只是文化的其中一種表現,一個作家的作品若非無窮,那麼一個民族的整體文化又是否可以無窮呢?攝影美學家黃一璜在談及中國農村文化時說:「國有興廢、人有生死,惟有民俗卻可以穿透人生和時代。」這番說話用來形容中國、埃及、印度等悠久的文明是很適合,但是在歷史中也有很多湮沒了的文化,在我眼前的例子,就是美洲土著文化,在英國人、法國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美洲之後,原有文化漸漸土崩瓦解,現在幾乎無人記起。

現代社會另一種追求不朽的方式是企業擴張,正如臺灣半導體巨人張忠謀說:「個人生命有限,企業生命無限。」企業生命真的是無限嗎?不久前美國西屋電子(Westinghouse Electric)這百年企業,竟然無聲無息地解體,西屋電子是在一八八六年由佐治威廷候(George Westinghouse)所創立,西屋電子用交流電打敗了發明之王愛迪生迪的直流電,執了電業的牛耳,後來西屋電子在各樣電子領域裡擴張,其地位猶如今天日本的新力和東芝。但後來西屋電子敵不過日本的電器,終於在一九七四年放棄生產家庭電器,一九九五年西屋電子開始集中力量在廣播業上,現在索性把其它電子工業的業務逐樣賣出去,百年的電子企業就此消失。至於公司破產清盤的例子,更加不勝枚舉。

說穿了,文學、文化、企業……等等,都有可能朽壞。文學家、藝評家和企業家的豪語,只能看成是鼓舞士氣的說話。以上所說可能會成為佈道會的例子,從而指出人生虛幻,永生福樂無窮。

但是,我給人的鼓勵卻是剛剛相反:正由於一切都會有毀壞的一天,所以我更加珍惜現在生命的每時每刻,更加寶貴上帝所賜的有限資源。衛德斯敏信仰告白(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的頭一句經常被人引用:「人生存的目的是要榮耀神。」可是這句的下半截卻常被忽略,全句應該是:「人生存的目的是要榮耀神,並且永遠享受他。」如果永恆是今生的延續,那麼今生亦是不朽生命之一部分,即使在朽壞之今生,亦可以享受上帝;即使我的詩歌在一百年後被完全遺忘,這並不表示現在寫作毫無意義;即使一個文化在千年之後頹然傾倒,這並不表示當下我就可以輕視上帝賦予的文化使命。

1998.1.17

Navigation

Essay Menu

Poem Menu

Short Story Menu

On Cultures and Nations

On Study and Education

On Relationship and Psy

On Writing

On Art

Other Essays

Special Topics

Main menu

Other Authors

Simplified Navigation

Table of Contents

Search Engine

Credit/Copyright ©

Contact Dr.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