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的新南威爾士畫廊
余創豪 chonghoyu@gmail.com
最近太太與我參觀了澳洲悉尼新南威爾士畫廊,請你千萬不要被「畫廊」這名稱誤
導,以為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展覽室,其實它是一座國家級博物館。當天有十多個展覽同
時舉行,令人目不暇給。
伊朗攝影師:對自由的政治訴求
其中一個展覽的主題名為《曲線是斷線》,發表作
品的藝術家是出生於伊朗、現居墨爾本的攝影師霍
達‧阿夫沙爾(Hoda Afshar,阿夫沙爾在年少時移民
至自由民主的澳洲,長大後回到神權社會的故鄉,不
消說,她經歷了震憾性的文化衝激。這個展覽其中一
輯的攝影作品呈現了幾名伊朗少女在梳理辮子,並且
有幾只鳥兒在飛翔。相信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這些影
像的含意,2022 9 月,一名庫爾德少女因為沒有完
全按照宗教規條穿戴頭巾,結果被道德警察拘留時離
奇死亡,此事件引發了多個月來全國性示威,但最後
被鎮壓下來。這系列作品表達出女性對自己頭髪擁有
自主權的願望,飛鳥則是自由的象徵。
另一系列的攝影作品展示了三個赤裸的伊朗男子
在浴室中,如你所料,這些影像也是政治抗議,在伊
斯蘭國家中,同性戀行為是非法的,最高處罰是死刑,目前伊朗是世界上唯一處決同性戀
者的國家,這三位伊朗男子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做阿夫沙爾的模特兒。
可能讀者以為我又要發表政治評論,非也!我對太太説:「從美感的角度來衡量,這
裡大部分展出的作品並不是特別出衆。若果它們不是帶有政治訊息,我們根本不會駐足觀
看。
紐約塑像藝術家:形像化的心理張力
新南威爾士畫廊有另一個展覽,主題是:《是白天入侵了黑夜,還是黑夜入侵了白
天?》該名藝術家是出生於巴黎而定居於紐約的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
1911-2010 年),布爾喬亞以探索矛盾的人際關係和充滿張力的情緒而聞名,這包括了愛與
憤怒、平靜與混亂、有意識與無意識。
她其中一些塑像的確具有神秘美和壯美的特質,前者的例子是一個在暗黑中懸掛的金
人,後者是聳立在博物館門前的巨型蜘蛛。而其他的塑像則是扭曲變形的人體和物體,我
對太太説:「布爾喬亞的作品富有創意,但不一定美。傳統上心理學家以數據去分析及解
釋心理現象,但這方法缺乏了質的深度和內涵(qualitative depth and richness,好像布爾喬
亞這類藝術家正好填補了這個空隙,這些非自然的意像促使人沈思,不過,這似乎已經離
開了美術的範疇,跳進了心理學和哲學。
康丁斯基:停止思考
然而,當我們轉入了另
一個展覽廳,那是另一個
世界。新南威爾士畫廊開
辨了一個關於瓦西里‧康
丁斯基(Vasily Kandinsky
1866-1944 年)特別展覽,
那些作品是紐約古根咸博
物館(Guggenheim
Museum)借出來的。生於
俄羅斯的康丁斯基是抽象
派藝術的創始者之一,在 1911 年他出版了一篇頗具影響力的文章,題目是《論藝術的精
神》,在文章中他闡述了藝術的獨立性,他認為意象應該獨立於自然世界,藝術家應該基
於自己的「內在需求」去發展新題材,早期他有一些寫實作品,後來他完全投身於幾何圖
案般的抽像畫。
康丁斯基有一個關於藝術哲學的著名宣言:「用耳朵聆聽音樂,睜開眼睛觀看畫像,
然後…停止思考! 問問自己,這份作品是否讓你走進了一個迄今為止未知的世界。如果
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還想要什麼?」 康丁斯基認為藝術的表達和體驗都是對顏色和形
狀的感覺。好一句「停止思考」!在展覽中我放開懷抱去欣賞畫布上點、線、面的配撘,
與及繽紛色彩之間的和諧。我不需要思考其時代背景、政治立場、心理狀態、人生哲
……。我又對太太發表感言,幸好她從來不會嫌我囉嗦,我說:「康丁斯基的幾何圖案
就是數學,而數學真理是普遍性,是超越文化的。
雷諾瓦:快樂的畫家
新南威爾士畫廊亦收藏了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
1919)的作品,雷諾瓦是一位法國藝術家,其作品題材都是寫實的。表面上看,雷諾瓦和
康丁斯基的路線是南轅北轍,但兩者卻有微妙的共通點。
雷諾瓦一生經歷了普魯士法蘭西戰爭、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軍隊在
1870-71 年的普法戰爭中被徹底擊敗,之後法國激進分子佔領了巴黎,並建立了反宗教的
社會主義政府,這個名為巴黎公社的政府統治了巴黎兩個月,在他們的統治下,所有天主
教堂和學校都被關閉;至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相信許多讀者都耳熟能詳。然而,雷
諾瓦作品的心臟卻完全沒有跟隨時代脈膊去跳動,他對這些巨變似乎漠不關心
雷諾瓦早期參與發展印象派的新繪畫方法,在天翻地覆的大時代,雷諾瓦只關注光線
如何影響我們對顏色和形狀的感知。後來雷諾瓦改變了風格,他的畫作頌揚美麗,尤其是
女性容顏及線條的美感,他的許多畫作都充滿了閃閃發光的色彩和無時代限制
timeless)的題材,他好像是不吃人間煙火,無怪乎法國藝術史學家吉爾‧內雷(Gilles
Néret 1933-2005 年)稱雷諾瓦為「快樂的畫家」
結語
康丁斯基和雷諾瓦的美學與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1804 年)是一致的。康德認為,
對藝術品味的判斷應該是一種不訴諸外在利益的心靈滿足,美感判斷應該不帶任何政治、
心理、哲學概念的判斷。當我們認為一個物體是美麗時,這是因為它本身就是美麗的,而
不是它與任何理念掛鉤。
不過,藝術是多元化的,在新南威爾士畫廊的同一屋簷下,阿夫沙爾和布爾喬亞也發
出了不同的聲音。如果你喜歡藝術,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景點,這是一座龐大的博物館,
你一定可找到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最好攜眷出席,可以一邊欣賞,一邊討論。
2023 12 29
原載於澳洲《同路人》雜誌
更多資訊